最近在復刻表圈,“C Plus”這個名字頻繁刷屏。尤其是它家新款日志型(Datejust)和潛航者(Submariner)搭載的機芯,成了表友們熱議的焦點——到底是丹東3235,還是上海改良版?經過多輪實測拆解,答案已經非常明確:C Plus用的就是丹東3235機芯。
但更值得深思的是:機芯“出身”真的決定一切嗎?今天我們就拋開營銷話術,從實測細節、市場現狀到選購邏輯,幫你理性看清這場“機芯之爭”。

一、丹東3235實錘!三大細節鎖定身份
通過拆解對比,C Plus機芯的“丹東血統”幾乎板上釘釘:
調時跳動特征:拔出表冠調時間時,機芯“1號位”會出現特有的上下微跳現象——這是丹東3235的標志性動作,上海機芯并無此表現;
雙避震結構:拆下自動陀后,可見“2號位”采用雙避震器設計,布局與做工完全符合丹東一貫標準;
擺輪編碼差異:部分C Plus機芯擺輪下方編碼與VS廠不同,但這大概率是渠道區分標記,而非性能差異。就像同一款手機有不同批次編碼,不代表質量有別。

這些細節,不是靠宣傳圖能偽造的,而是實打實的“機械語言”。
二、別再神化“丹東”或“上海”!兩者都是成熟方案
過去總有人爭論:“丹東一定比上海強?”其實大可不必。
丹東3235:一體結構,70小時動儲,支持日歷逆撥,調校邏輯更貼近正品;
上海改良3135/3235:技術成熟,維修方便,穩定性經過多年驗證,誤差控制同樣優秀。
兩者都是國產復刻機芯的頂尖代表,一個偏“新銳精準”,一個偏“穩扎穩打”,沒有絕對優劣,只有適配場景不同。
而C Plus的V2版本,無論用哪家機芯,整表做工早已拉滿:904L精鋼殼、陶瓷圈色澤均勻、盤面字體油印清晰、指針無毛刺、表帶貼合手腕……這些肉眼可見、上手可感的細節,才是決定你日常體驗的關鍵。
三、價格趨同,選擇應回歸“綜合體驗”

有意思的是,如今C Plus V2與VS廠等主流大廠的同款復刻表,價格已基本持平。這意味著,機芯不再是唯一溢價點,整表的完成度、品控、佩戴感,才是拉開差距的核心。
換句話說:
與其糾結“丹東還是上海”,不如問自己——
這塊表戴起來舒服嗎?看起來像真貨嗎?長期用得住嗎?

四、理性消費:機芯只是拼圖的一角
最后強調一點:機芯產地 ≠ 品質高低。把一塊表的好壞,簡單歸結為“丹東贏了”或“上海輸了”,是對復刻工藝的誤解。
真正的好復刻,是機芯、殼套、盤面、表帶、裝配五大環節的協同結果。C Plus能在市場站穩腳跟,靠的不是單一機芯優勢,而是對整體品質的把控。


總結:C Plus采用丹東3235機芯已成定局,但這不該成為你盲目追捧或貶低的理由。在當下復刻表高度成熟的階段,選表,更該看綜合表現。如果你喜歡C Plus的設計調性、做工細節和佩戴體驗,那它就值得入手——無論機芯來自丹東還是上海。
原創文章,作者:LNG復刻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qzzyv.cn/36351.html